为什么要改名呢?因为 2027 年是初代 iPhone 发布的 20 周年。
大家还记得 2017 年不?那时候是十周年,苹果直接跳过 iPhone 9,搞出个 iPhone X,罗马数字“X”就是 10 的意思,一下子把里程碑产品的调性拉满。
现在 20 周年,苹果明显是想复刻这波成功,用 iPhone 20 直接跟周年节点挂钩,既好记又有纪念感,这不比 iPhone 19 更能戳中情怀党。小雷觉得,苹果这步棋走的是“情怀营销”,毕竟数码产品除了性能,“仪式感”有时候也很能打动人。

图源:微博
当然,光靠情怀不够,苹果也想躲掉数字序列疲劳。咱们也可以想想,从 iPhone 11 到 12,再到后来的 18,一年一个数字往上堆,时间长了大家难免会觉得没新意。
19 这数字说不上多特别,营销的时候想搞个大话题都难;但 20 不一样啊,光是“跳过一代直接到 20”这事儿,已经让数码圈讨论好一阵子,热度不就自然而然上来了?苹果这营销脑回路,还是老样子,总能找到让大家愿意聊的点。
不过话说回来,只靠名字炒热度肯定不行,苹果敢这么干,估计是憋着“大升级”。就像当年 iPhone X 靠全面屏和 Face ID 颠覆市场,这次 iPhone 20 系列据说要上屏下 Face ID。
也就是说,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刘海或者挖孔了,真・全面屏要来了。还有四曲面玻璃机身、超薄边框,据说还会用新型轻量铝合金,能减重 10% 以上,拿在手里肯定更轻巧。

图源:微博
另外,折叠屏 iPhone Fold 2 也有消息,说要用超薄玻璃解决大家最头疼的折痕问题,首年出货量预估能超 800 万台,这要是真的,折叠屏市场估计又要被苹果搅热了。
而且有业内人说,iPhone 20 要上的全玻璃机身、屏下 Face ID,本来是给 iPhone 19 准备的,现在全堆到 20 上,等于把两代的创新压到一起。既省了宣传成本,又能制造“跨越式升级”的假象。
到了 2027 年,发布策略也变了。
以前都是秋季集中发,这次改成上半年先出平价的 iPhone 18e 和 iPhone 20 标准版,下半年再上高端的 iPhone Pro、Pro Max,还有苹果第二代折叠屏 iPhone Fold 。我觉得苹果这波操作是想细分市场,不管是预算少的用户,还是追求高端的用户,都能早点买到适合自己的机子。

图源:苹果
小雷认为,苹果跳过 iPhone 19 直接上 20,说白了就是“纪念节点+技术革新+营销策略”的组合拳,想复刻当年 iPhone X 的成功。
不过,咱们也不用急着下判断,先看看 2026 年苹果那台折叠屏 iPhone Fold 表现怎么样,再关注 2027 年真全面屏技术能不能真落地。
至于安卓阵营,不知道是否会有厂商跟进改名策略。就像今年小米就跳过 16 命名,直接改名 17 对标 iPhone 17 系列。这次要是苹果真跳过 19,小米会不会跟着跳 20?
大家对 iPhone 20 还有啥期待,欢迎在评论区跟小雷聊聊。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